孩子是鏡子,折射出父母最真實的樣子。
盡力發(fā)光的父母,才能養(yǎng)出一個閃著金子般光芒的少年。
——虎媽
你被自己的孩子“懟”過嗎?
前天晚上,兒子磨磨蹭蹭不愿意寫作業(yè),老公跟在后面催了又催??蓛鹤舆€是跟沒聽見一樣,自個兒玩自個的。老公一著急,就罵了兒子幾句。沒承想,兒子一下子委屈極了,鼓著嘴憋著淚:
“為什么你能天天玩手機,我要天天寫作業(yè)?”
“你們就知道自己快活,是要把我累死嗎?”
如果不是親耳聽到,我真不敢相信,這些話是從7歲孩子的嘴里說出來的。老公也愣住了,一時之間不知該怎么接。仔細(xì)想想,我們總是抱怨孩子不夠努力,罵孩子臭毛病多,將一切問題都怪到孩子頭上。可我們耳提面命逼孩子去做的,自己又做到了幾分?身為父母,我們真的盡到了陪伴和引領(lǐng)的責(zé)任了嗎?
教育最忌諱的是父母的“雙標(biāo)”
杭州一個11歲的小男孩,被爸爸“氣”到離家出走,徹夜未歸。民警好不容易找到他,可他卻不愿意回家,因為“看不慣爸爸在家的樣子”。
原來孩子爸爸每天回到家,不是刷視頻,就是打游戲,什么家務(wù)活都不干,也不陪他寫作業(yè),只在沙發(fā)上躺著。男孩想讓爸爸陪自己玩一會,爸爸卻總是敷衍他:“忙著呢,一邊去!”有時看到爸爸玩手機,他也忍不住想玩,可爸爸卻不準(zhǔn),還動不動就要揍他。男孩越想越氣,覺得在這個家待不下去了,就干脆偷偷溜走了。有多少父母是跟這位爸爸一樣,對待自己和對待孩子有雙重標(biāo)準(zhǔn)。禁止孩子看手機,自己卻每天刷視頻;要求孩子規(guī)律作息,自己卻天天熬夜;逼著孩子學(xué)習(xí),自己卻從來沒有碰過書。最失敗的父母莫過于此,自己沒做好,卻拼命逼孩子,覺得自己哪兒都對,錯全怪孩子。父母如此“雙標(biāo)”,孩子會怎么想呢?在央視教育短片《聽,孩子們在說》里,孩子們說出了自己心聲。一家三口坐在一起,爸爸低著頭打游戲,媽媽則在吃零食追劇,女兒只能孤獨地抱著玩偶:“你們讓我自覺學(xué)習(xí),但是你們通常自己都管不住自己。”
當(dāng)父母只顧著抽煙打牌,家里環(huán)境凌亂又嘈雜,孩子只能落寞地坐在角落里:“我知道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,但你們也不是別人家的父母?!?/p>
父母總是用高標(biāo)準(zhǔn)來要求孩子,卻用低標(biāo)準(zhǔn)來放縱自己,孩子只會心生反感,變得越來越叛逆、不服管。因為父母的言行不一,會一點點削弱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。你說得再多再對,卻連自己都做不到,孩子自然也不會信服,他們只會反過來質(zhì)問你“憑什么?”
孩子的毛病都是父母問題的投射
漫畫師王原有幾幅父子漫畫,我每看一次都會感慨萬千。家長會上,老師跟學(xué)生父親反映,孩子在學(xué)校的小動作特別多。諷刺的是,父親此刻也正在做著小動作。
客廳里,父親抱怨自家孩子不如隔壁小孩。明明兩個孩子一起開始練琴,隔壁小孩能一直堅持,自家孩子卻早早放棄,只知道貪玩享樂。他只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多么優(yōu)秀,卻沒看到別人家的父母也在努力。
孩子就是最好的鏡子,折射出了父母真實的模樣。很多父母,心里是想教好孩子,嘴上也是苦口婆心,但行動上卻反差太大。要知道,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,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間課堂。孩子的思想語言、行為模式,都是從父母的身上復(fù)刻來的。小孩的問題,多數(shù)“根”在大人身上。
有一位父親,平日里特別喜歡喝酒,每天都不忘去鎮(zhèn)上的酒館喝一杯。一天,下著鵝毛大雪,他還是照常走向了酒館??伤鋈话l(fā)現(xiàn),身后好像有人在跟著他。他猛地一回頭,發(fā)現(xiàn)兒子正在雪地里一步步踩著自己的腳印,還特別興奮地喊著:“爸爸,你看!我正踩著你的腳印往前走呢!”他心頭一震,頓時悔恨萬分。也是從那天起,他再沒去過酒館,而是常常去鎮(zhèn)上的圖書館。特別認(rèn)同一句話,教育的本質(zhì),不是管束,而是影響。有時候我們總想通過打罵和逼迫,讓孩子懂事上進,卻忽略了“身行一例,勝似千言”。
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沒有任何一股力量可以代替父母“身教”的影響。若是自己得過且過,就別怪孩子不思進取,若是自己懶散放縱,就別指望孩子自我約束。孩子不會長成我們期待的樣子,只會長成我們本身的樣子。所以,在批評孩子之前,不妨先審視自身,在要求孩子之前,先努力讓自己做到。
好的家庭環(huán)境才是培養(yǎng)優(yōu)秀孩子的沃土
還記得高考戰(zhàn)神王金戰(zhàn)嗎?他帶的一個班,有37人考進清華北大,還有10人進入劍橋、耶魯?shù)仁澜缑!:芏嗳瞬恢赖氖?,他不光是一名厲害的班主任,更是一位成功的父親,他的女兒也被他培養(yǎng)進了北大。在女兒讀高三的時候,大多數(shù)家庭的娛樂方式就是看電視。當(dāng)時為了給女兒營造一個溫馨安靜的學(xué)習(xí)環(huán)境,全家便約定好了,這一年都不看電視。他還給電視貼上了封條,說要等女兒上了大學(xué)才能“開封”。到了大年初一,女兒主動提出要跟著王金戰(zhàn)去辦公室里學(xué)習(xí),好讓媽媽在家看春晚重播。父女倆帶了幾包方便面,在辦公室里一待就是一天,女兒復(fù)習(xí)功課,他在一旁寫書,直到晚上11點才回家。多年之后,考上北大的女兒對王金戰(zhàn)說:那個春節(jié)是自己人生前17年中最難忘、最充實的一個春節(jié)。王金戰(zhàn)認(rèn)為,一個家庭里若父母能堅持做兩件事,孩子的成績必然也會有很大的提升:一是全家不看電視,二是全家放下手機.
有句話說得好,你把孩子丟在垃圾堆一樣的環(huán)境里,就別指望孩子能成才。父母若是習(xí)慣手不離機,無形中也在告訴孩子:玩手機比看書學(xué)習(xí)重要。反之,父母若是時常捧著書本,孩子潛意識也會認(rèn)為:讀書就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北京一對夫妻,家里兩間書房,藏書三萬本。夫妻倆回家之后,不開電視,也不刷手機,就是默默看書。在父母的影響下,女兒也是一個“小書蟲”,才7歲已經(jīng)看了近千本書。閣樓的書房也成了女兒的秘密基地,她經(jīng)常一個人一坐就是一下午。書香,是對孩子最好的浸潤;書房,是給孩子最好的學(xué)區(qū)房。與其使勁兒硬逼著孩子看書學(xué)習(xí),倒不如以身作則,自己去閱讀書籍、提升自己。在環(huán)境的熏陶和父母的影響下,孩子自然也會求知上進、出類拔萃。
先讓自己發(fā)光才能照亮孩子
很多父母都會疑惑:我事事以孩子為先,將所有的時間和心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,可孩子仍然不成器。而那些優(yōu)秀孩子的父母,你問他們到底怎么教育孩子的,他們總說:我們啥也沒管,全靠孩子自己。這是為什么呢?育兒先育己,教人先自教。真正有智慧的父母,不會逼迫孩子,而是會把所有的勁都使在自己身上。主動成長,修煉自身,給孩子打好樣。
想起我身邊的一位朋友。她原本是一家公司高管,因為工作努力能力突出,很受老板器重。但兒子即將面臨小升初,她思考良久,還是決定狠心放棄自己的事業(yè),回歸家庭。然而兒子說的一番話,改變了她的想法:“媽媽,你千萬不要為了我委屈自己,放棄了追求,你要做我一輩子的榜樣,我很喜歡那個充滿干勁兒閃閃發(fā)光的你?!?/p>
其實,相比我們?yōu)楹⒆幼隽耸裁?,我們自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更為重要。教育這條路很漫長也很艱難,但榜樣卻是唯一的捷徑?;蛟S我們文化程度不高,不能為孩子授業(yè)解惑,但我們可以做一個踏實、勤奮、上進的人。我們身上這些正向的品格,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。就像董宇輝所說的,教育的本質(zhì)不是言傳身教,而是身教言傳。等你做到的時候,根本不需要言傳了,孩子都能看得見。閉上嘴,抬起腿,走好自己的人生路,演示給孩子看,這便是最好的教育。只有我們終身學(xué)習(xí),不斷提升自我,才能活成一道光,去照亮孩子的人生路,做他們最好的領(lǐng)路人。